关羽形象
关羽除了神勇,再一个就是闻名天下的“义”。他至死坚持“桃园三结义”的兄弟义气;被俘后“降汉不降曹”的忠臣之义;侍奉兄嫂如母的人伦之义;挂印封金,过五关斩六将,千里走单骑也要回归刘备的不二情义,以至于后来放走曹操的报恩之义。
这些都是关羽重义气的体现,这些情义一直被后世推崇。但关羽最大的缺陷也是义,分不清兄弟之义与国家利益的关系,分不清个人小义与全局战略的关系,形成了刚愎自用、义令智昏的心态,最终导致了最后败亡。
傲气侠义
关羽的义令智昏,刚愎自用非是演义杜撰。在陈寿的《三国志》里就如实地写着:“羽善待士卒而轻于士大夫”。在演义之中,关张赵马黄五人被封为“五虎将”之后。关羽竟大怒:“翼德吾弟也,孟起世代名家,子龙久随吾兄,亦第也,黄忠何人?敢于吾等同列?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耳!”
关羽看不起黄忠,骂黄忠是老卒不配与他为伍。其实,他何尝不清楚,当年自己也不过是个卖枣的,而且曾在袁术帐下充当“马弓手”时还被人嘲笑过。关羽仗着与刘备的兄弟情义,俨然成为了蜀汉第二号人物。于是乎,兄弟情义便是颐指气使的资本,便是诟病他人的权威。
桃园结义
在拜五虎将之前,关羽掌管着荆州要地。但是听闻张飞与马超在葭萌关下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时,竟抛下荆州守卫大业,要与已经归顺刘备的马超比试。诸葛亮在劝关羽时说道:“以亮度之,孟起虽雄烈过人,亦乃彭越、黥布之徒,当与翼德并驾争先,远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。”
诸葛亮踩低众人抬高关羽,若是马超、黄忠等人听见将作何感想?说是兄弟情深,五虎兄弟,说白了除了刘关张,其他人都是打工的。
神勇无敌
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,关羽是何等刚愎自用,率性而为。在擒于禁、斩庞德,水淹七军后,关羽更是志得意满,视天下如无物。此时,吴主孙权派遣诸葛瑾为使来向关羽求婚,这原本是巩固蜀吴联盟的好事。
然而关羽却言“吾虎女岂能嫁犬子乎!”关羽一句话让孙权恨入骨髓,从此联盟名存实亡,东吴开始布下偷袭荆州之计,为关羽兵败身死埋下了伏笔。
马超孟起
关羽最义令智昏的,当属“拼将一死酬知己,致令千秋仰义名”的华容道义释曹操。关羽曾当着刘备、诸葛亮的面立下军令状,然而紧要关头却为了一己私谊而将孙刘两大集团的利益出卖葬送,直接影响了后续战争的进程。
关羽的狂妄自大和义利不分,最终导致兵败身死的下场。而令人想不到的是,刘备、张飞也同样义令智昏,为兄弟情义不顾国家大局,贸然向东吴进攻。
诸葛亮六出祁山
结果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而回,张飞也在报仇中死去,刘备也死在了白帝城,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精兵猛将死伤殆尽。蜀国从此一蹶不振,即使后来孔明六出祁山,姜维九伐中原,也无力回天,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。
由此观之,蜀国之亡已是必然结局。而关羽武圣之名,义薄云天之誉也有言过其实之嫌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